top of page

郊野義務搜索隊—尋找失蹤的行山人士


#66|尋找失去的|採訪、撰文:陳曉盈╱攝影:Jonathan╱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次搜索都是爭分奪秒的,要盡快找到失蹤行山人士。縱然他們不幸遇難,我們也希望找到他們的遺體,讓家屬在傷痛中得到安慰。」樹哥和雄哥是郊野義務搜索隊(CVST)的成員,每逢收到有人行山失蹤的消息,他們都不分晝夜上山搜索,即使事隔多年的個案,他們仍在搜索中。



民間義務山野搜索隊

2005年,一名男子在西貢行山時失蹤,一群在互聯網上認識的熱心行山人士自行組成搜索隊,希望能找到該名失蹤男子。雖然搜索行動未能成功,但這群熱心的行山人士仍繼續參與多個搜索行動,並正式成立CVST,集合各行各業人士的專長和力量,為市民提供郊野義務搜索服務。



熱愛行山的樹哥是一名退休水警,多年來的工作令他對山野環境、查案搜證,甚至分辨屍體氣味都很有認識。樹哥未加入CVST之前已經關注失蹤行山人士的新聞,會自行上山搜索。有一次,他和朋友來到八仙嶺尋找失蹤行山人士時,發現自己所獲的搜索消息往往滯後,亦不精準,簡直是大海撈針。於是他決定加入CVST,希望能在搜索工作上更有發揮。



樹哥表示,CVST隊員各有所長,每次收到有人行山失蹤的消息,所有隊員都會按自己的專業各就各位,爭分奪秒進行搜索。樹哥是前線的搜索隊員,他一收到失蹤消息後,便準備地圖、衛星電話、對講機等等,立即前往事發的山嶺進行搜索。「CVST除了前線的搜索工作,我們更需要後勤隊友協助資料搜尋及整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搜索能力。」樹哥指出,CVST除了有一班野外搜索能力高的隊員,更有一班資料分析能力強的隊員,前往失蹤者家中尋找線索,如書籍、互聯網搜尋記錄、手機實時位置等等。同時,隊員亦會分析電話信號發射塔的數據、全球定位系統的資料,排除一些不可能的方向,再細心推敲並鎖定失蹤者可能出現的位置。「山野這麼大,官方搜救隊都無法在同時間搜索整個山頭。所以CVST就是填補官方搜救隊未能前往的地方,集合團隊的力量爭取每個救人的機會。」樹哥說。



給家屬的安慰

每次搜救當然希望以最短時間找到生還的失蹤者,但受天氣、山勢、資料不足等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找到生還者的機會亦大大降低。



同樣是CVST前線搜索員的雄哥表示,他很理解家屬心急如焚、無助的心情。他說:拯救生命比自己休息更重要,所以每當CVST收到失蹤者家人的求助時,他都會在放工後上山搜索,爭取黃金時間救回生命。家屬面對家人失蹤時都會很自責、心情極度低落,甚至會求神問卜,發夢夢見家人在某某地方——這些「線索」、「證據」警方是不會受理的,但對雄哥來說這是新的搜索方向。所以,過了搜救黃金時間後,雄哥會按着家屬所指的方向上山搜索,甚至拍下短片向家屬交代。「找到當然最好,找不到都希望能安慰他們,令他們釋懷,減輕失去家人的傷痛。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



雄哥補充,在CVST處理的個案中,只有找到生還者或遺體才算完成。所以在官方搜救行動結束後,CVST仍會繼續搜索,尋找新的線索、規劃新的搜索區域等等。他指出,風向不同亦會影響聞屍臭的準確度;大雨過後失蹤者的隨身物、屍體可能被沖往另一處,或被沙泥掩蓋,所以,在沒有發生新的失蹤個案時,雄哥會與隊友重新搜索舊個案,亦會帶同新隊友學習郊野搜索,現場教導他們個案分析、環境觀察、分辨氣味等等。「自然環境的改變大,今次行過的山路,下次再行可能已經不同,所以我們更要熟悉山野環境,同時鍛練體力,為下次搜索做好準備。」



平安上山落山

在疫情下,行山成為熱門休閑活動,可惜接二連三發生行山人士失蹤的個案。雄哥指出,不少市民都會跟隨社交媒體所指的「秘景」、「打卡位」決定行山路線,但這些資訊既不完整又淡化了最困難的路段,市民會誤解是輕鬆徒步的路。雄哥提醒,決定行山地點時,不要單靠簡略的網上資訊,要按行山地圖規劃路程。他推薦行山人士使用「香港遠足路線」手機程式,程式有提供離線地圖、行山路線,同時亦可自訂路線、推算需時、距離等等。雄哥強調,出發前必需通知家人行山路徑、所需時間,並於手機設定記錄實時位置及帶後備電源。出發後,按已規劃的路線前行,並需透過手機程式檢視GPS定位,減低迷路、發生意外的機會。



現時,CVST約有一百位成員,而主力負責搜索約有二十多位。樹哥、雄哥與隊友不辭勞苦、日以繼夜自發上山搜索失蹤行山人士。他們都說CVST隊員很樂意盡一己之力幫助別人,但更希望日後不再有人行山失蹤,不需用到CVST的搜索服務,願大家可以平安上山落山。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