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天展浪浪及動物義工」計劃——外展青少年與流浪狗的相互療癒
「牠們接收不到愛,就跟我一樣,但我覺得我可以給牠們愛。」20歲的星星語氣平靜卻堅定地說。三年前,她因家庭關係疏離、遭受朋友欺凌,對人失去信任。如今,她成為「天展浪浪及動物義工」計劃的核心成員,不僅帶領其他年輕人照顧流浪狗,更在過程中重建對人的信任。


義工林宗祐——成為社工同行伙伴 為長者中心注入新點子
「BB,你今日又嚟啦?」、「BB!今日玩咩啊?」走進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此起彼落的呼喚聲不絕於耳。被喚作「BB」的,是今年71歲的中心義工林宗祐。這個暱稱源自他早年參與認知障礙症義工服務時,為了讓長者更容易記住他而取的別名。如今,這個名字已成為拉近與中心「老友記」距離的親切稱呼。


為「看不見」的不適切住房困境帶來曙光
劏房是香港備受關注的住屋問題,若將鏡頭聚焦北區,其實還存在不少未被廣泛注意的不適切住房,如天台屋、寮屋、鐵皮屋等。在這些不適切住房中,住着許多像阿玲這樣的家庭,他們的故事鮮為人知。
這些家庭因收入有限、社交網絡狹小,往往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北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注意到這些「看不見」的困境,透過全面的支援服務,讓這些家庭在幽暗的斗室中找到前行的亮光。


陪伴古洞長者過渡「不被看見」的搬遷困難
搬遷對玉蘭婆婆而言絕非易事,認路、搭乘升降機、開閘門等,在常人眼中看似平常,但對習慣居住鄉郊又目不識丁的百歲老人,都是需要重新學習的課題。扎根古洞多年的靈合長者健康中心,由最初支援古洞退休長者的身心健康,到注意到這些「不被看見」的搬遷需要,深知這些轉變對長者造成的困難,決意陪伴他們走過這段過渡期。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