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與暴雨間 守護城市
- elcsshk
- 11月8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11月11日

採訪、撰文、攝影:靜/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你記得在街道上擦身而過的那些身影嗎?每一位街道清潔工都需在戶外工作十分辛苦,但大家有仔細了解過他們的工作,觀察過他們的臉容嗎?街道上的清潔工,汗水總是滲透了制服,臉上寫滿了風霜。每當陽光最毒辣時,他們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只為阻擋那灼人的熱浪;而當黑雨剛過,他們又需要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街頭,清理堆積的落葉與垃圾。他們在風雨中上班,默默觀察天色,讓城市繼續運轉。
烈日下工作:中暑的危機威脅
說起風雨不改,自不免要提提香港的街道清潔工,不管是烈日、暴雨還是颱風,都阻不了他們的身影。當然,大家可以說是制度使然,但他們每一個人,在惡劣的天氣下為社會服務,這也絕非一件易事。
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工權益工會副主席李美笑向我們分享了許多工友的故事。工友們最大的敵人並非颱風,也不一定是暴雨,而是那炎熱的天氣——那熾熱的太陽。
「幾乎每個人都試過中暑。」李美笑分享,他們一直在關注工友的待遇和權益,發現中暑似乎是工友最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很多時候,中暑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中暑,他們只以為自己體力不支或狀態欠佳。直到倒下後,被人餵水、搧涼,才意識到自己中暑了。」
李美笑指出,許多人以為清潔工友都是團隊工作,但其實大部分都是單打獨鬥,因此在郊區服務的工友,有時倒下了也沒有同伴知曉。「他們只能和村民打好交道,讓村民給予他們休息和乘涼的地方,否則結果可大可小。」
暴雨後工作:體力勞動的考驗
酷熱難耐,那暴雨呢?如果當值的工友遇上豪雨,一日未掛上黑色暴雨警告,他們也要「看天做人」,看看能不披着雨衣走。不過這件雨衣也大有學問,因為許多時外判公司只為工友提供一件雨衣,令工友要二選一︰「要一件不透氣而厚的,還是一件薄如蟬翼而透氣的?」由於工友大多怕熱,他們都會選薄的。但薄薄的雨衣不但易損毀,更應對不了暴雨。因此許多清潔工在大雨中會化身膠袋人,用一個個黑色垃圾膠袋武裝自己。「不要取笑,他們也是沒有辦法才出此下策。」李美笑說。
許多人想知道清潔工友在颱風天用不用上班工作,除了特定崗位如通渠組外,清潔工友與大多數市民一樣可以停工,但在颱風過後,才是他們辛勞的開始。「滿地的樹葉樹枝不會自然消失的,需要工友動手清理並集中堆放,讓夾車容易運走。許多時夾車駛不進小路,他們便要把樹枝堆得更遠,因此總是叫苦連天。」李美笑反映。
亦因如此,工友們特別在乎那是公眾地方還是私人用地,常問︰「點呀,呢個區是否公家?」因為歸屬不同,權責便有別,他們在打風落雨時工作也基本沒有補貼,只想盡快完成清理。
雖有休息站,但沒有水電
每一個區的清潔工友,都有不同的權責範圍,但到底他們每天要負責的地方有多大?有多辛苦?原來難以估算。例如市區人流密集,同一段路工友可能需要一天掃四次以上;而鄉郊地區雖然清掃次數較少,但由於路程遙遠、垃圾運送距離長,每次工作都更加費力,也更容易遇到意外。在這樣的情況下,工友們只能靠自己「執生」,在困境中求存。
而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便是沒有自己的容身之所。李美笑分享:「以前許多垃圾站都沒有讓工友能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現在在工會的倡導下,已陸續增設。但這又帶來新的問題,例如郊區的休息站只有開放空間,沒有可更衣的地方,絕大部分更是沒有水也沒有電供應,讓工友難以充分休息。」
李美笑指出,許多市民在街上會迴避清潔工人,其中一個原因是擔心他們身上有異味。但試想,若工友連基本的更衣空間都沒有,他們又怎能換下那些沾滿污漬的工作服?當休息點既無水又無電,他們又如何能夠好好乘涼休息?「有時工友只能佔用放垃圾桶的地方,把垃圾放在站外,或是將私人物品放在垃圾車上。為什麼?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風雨中的無奈:源於制度不夠完善
李美笑指出,工友的待遇欠佳,其實可以說是源於外判制度。自2000年起,政府將大量清潔工作外判給承辦商,導致工友權益一層層被削弱。承辦商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減少防護裝備的品質與數量,只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工友們不僅缺乏足夠的休息空間和遮蔭處,防護裝備也不夠完善,這無疑使他們在惡劣天氣下更加脆弱。外判制度監管不足的現實,讓工友們在極端天氣下的安全保障形同虛設。
曾有政府部門派發便攜風扇,但因電池續航短、充電不便,而無法滿足長時間戶外工作的需要。在缺乏支援之下,工友們也只能出盡法寶自救。有人自備小風扇和毛巾;近年亦有工友嘗試在制服上加裝通風配件,卻因「制服要求」而不被允許。最終,他們只能提醒彼此:「面色不對就先坐下,喝口水」。天氣已經夠難熬,但或許更讓人心酸的是,那些本應保護他們的制度與規則,反而成了另一重負擔。
一些小舉動能帶來溫暖
面對無法控制的天氣和有待完善的制度,大家作為普通小市民,能否為這一班勞苦的工友做甚麼呢?李美笑認為,市民的一些小舉動就能帶來溫暖。「在炎熱天氣下為他們送上一枝水;看到工友在路邊短暫休息或進食時,給予理解而非投訴;又或簡單地點一點頭問好。」
當然,李美笑也希望社會對清潔工友能給予更多關注,讓政府和外判公司能在郊外垃圾站增設更多遮蔭處、增加飲水設施。她認為在極端天氣日益頻繁的今天,這些基本設施不應被視為「額外福利」,而應成為必備的基本保障。
「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李美笑坦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