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良友之聲—70 年以來成為不同年代讀者的良朋摯友


某一天,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打電話到良友之聲出版社,在知道這間出版社仍在、這份雜誌仍在出版後,老先生雀躍萬分地說:「想不到《良友之聲》還在,我從小時候就開始看《良友之聲》了!」他說自己珍藏了一本第二十一期的《良友之聲》,想送回出版社。老先生還說小時候他從《良友之聲》學會了做人要堅持,要勇敢面對困難。良友之聲的同仁說他們接到舊讀者打來的電話,聽得最多的是:「原來《良友之聲》還在,我在小時候最愛看這本雜誌!」

成為小讀者的良朋摯友

良友之聲出版社早於 1953 年成立,是慈幼會屬下的非牟利機構。慈幼會秉承創辦人鮑思高神父的精神,重視青少年服務的工作。鮑思高神父是意大利的神職人員,受到感召為兒童、青少年服務,更要照顧貧窮、無人照顧的青少年,培養信仰教育,他也十分注重出版的工作和文字傳播的作用。


當時,隨着社會迅速發展,兒童和青少年對閱讀的渴求與日俱增。良友之聲因應這個趨勢,擴大旗下出版讀物的種類,包括故事書、文集雜誌及中小學宗教課本等。出版社最為人熟悉的刊物是兒童雜誌《良友之聲》和《樂鋒報》。


《良友之聲》是全港最長壽的實體兒童雜誌,於 1953 年面世,至今推出超過 600 期。至於《樂鋒報》原本是由天主教修會創辦的,後來要結束雜誌的出版業務,就由他們接手。「良友之聲」的名字,顧名思義,就是要成為一位良朋摯友,陶冶青少年高尚的品格。宗旨是以文字傳達各種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透過分享生命中的真、善、美,引領兒童和青少年反思生命意義,陪伴他們快樂成長。



時代的變遷與讀者口味的改變

良友之聲出版社最初為慈幼會轄下學校的學生提供宗教讀物,最早期的《良友之聲》,是以白底黑字的單張形式的週報在學校派發的,內容除了有短篇故事、專欄,也會發布有關慈幼會的消息。

至 1968 年,《良友之聲》轉為月刊及畫報,每期的主題包括時事新聞、生活相關內容及節日相關的故事。故事多以漫畫呈現,除了德育故事,也有關於科學和世界各地有關的知識及益智遊戲。《老夫子》漫畫家王家禧(筆名王澤)也曾於良友之聲出版社兼任編繪工作,更於此連載「小夫子」漫畫。



隨着時代的變遷,讀者的口味和關注的事情也有所改變,雜誌的內容也因而有多次變更。60 年代的《良友之聲》較重故事形式,因應當時武俠小說、電影盛行,其中也有較多武俠小說風格漫畫。7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雜誌的內容有較多新聞、資訊性、社會性的內容,例如 1976 年發生筲箕灣大火後,便以漫畫形式講述附近的學校如何支援受影響的災民,又報道徙置區情況、太空人登陸月球的新聞等等。


至 80 年代,隨着印刷技術進姿,雜誌上加插更多圖片,《良友之聲》亦因應社會上的大型公民活動,例如廉政公署成立,加插與機構合作的故事;又如因應清潔運動的推行,以垃圾蟲的故事帶出注重衛生的重要。90 年代開始,大眾知識水平提高,《良友之聲》亦增加了知識欄目,如有 STEM 和科學等內容。


因着互聯網和各種新媒體盛行,良友之聲出版社社長梁熾才神父坦言兒童雜誌跟其他書籍、報刊也遇上同樣的挑戰,他們嘗試邀請大學學者撰寫「星級專欄」,如兒童治療故事等,又圖文並茂講解新知識。雜誌多以漫畫主角去帶出主題,讓漫畫的主角和小讀者做朋友、談社會議題,讓他們更有代入感。形式以輕鬆為主,不會像教科書那麼嚴肅,小讀者都喜歡這種簡單、輕鬆的表達方式。


《良友之聲》於七十年代高峰期每期發行量約三萬本,亦曾發行到星馬及台灣等地,近年疫情加上移民潮,2021 年的訂閱量大跌,於是梁神父寫親筆信給學校和教會,介紹《良友之聲》,令訂閱量有所回升。他們推出「愛心訂閱」的活動,更吸引不少家長以半價訂《良友之聲》贈送予基層小朋友。現時《良友之聲》與同一出版社旗下的《樂鋒報》每月合印約一萬本發行。


《良友之聲》歷年演變史


60年代

l 香港經濟起步,孩子娛樂不多,適合閱讀的書刊較少,《良友之聲》致力填補孩子這方面的需要。

l 以故事為主,例如聖人的典範,也希望藉著美好的事蹟,良好的價值豐富兒童的心靈。

l 武俠小說於60年代開始大放異彩,《良友之聲》亦因應潮流連載武俠漫畫。



70年代

l 電視傳播媒介的普及,令資訊更為流通,大眾更關心本地和國際大事。

l 國際動向:60年代尾美國太空人第一次登陸月球,掀起了大眾對科幻內容的興趣。《良友之聲》也刊載了很多有關太空人和太空船的科幻故事。

l 社會動向:筲箕灣五級大火。



80年代

l 除了故事和漫畫,還增有處境式故事,回應社會上推動的大型公民教育運動,例如宣傳廉潔奉公、清潔香港等訊息。

l 與廉政公署合作,從小宣揚廉潔的重要。



90年代

l 香港整體教育水平提高,令追求知識更形重要。《良友之聲》刊載不同形式的故事,亦慢慢加插了許多知識欄目。



今日

l 知識層面:流行的話題都會有,例如STEM、常識、其他議題;每期設主題,以故事情節,帶出跨學科範疇的知識

l 重視價值、思考: 主題結尾會有小總結,連結生活經驗/帶出反思。例子:由制服的起源、作用,說到耶穌誕生時所穿的襁褓,帶出耶穌謙卑的誕生,卻將最珍貴的平安、永生與愛留給我們。


德育和信仰的成分十分重要

良友之聲出版社義務顧問陳思華博士指出雜誌中的德育和信仰的成分十分重要,現在他們遇到的另一困難是—從前他們談信仰不用兜圈,可以直接講,現在信仰彷彿已被邊緣化,要注重平衡各方看法,才不會令反對信仰的人太反感,他們會用各種有創意的形式去帶出信仰,例如從前用聖誕節帶出耶穌出生已是老生常談,他們會從人的生日怎樣慶祝,說到聖誕節;又會從人口統計這話題去帶出聖誕節,因為聖經中提到耶穌的父母帶他回鄉參加人口統計;也會從科學角度說到死亡,從細胞的死亡說到人的死亡,再說到耶穌的死而復活。用這樣充滿創意的方法去談信仰與德育,小讀者會較容易接受。在小讀者給雜誌的回應中,談到自己從雜誌學到了什麼時,他們會說: 我們明白到品格比知識重要,我們要學習的不只是知識;有些小朋友說他們從雜誌裏學習到要真誠待人,有些小朋友說他們從雜誌知道「耶穌愛我」……


在眾多欄目中,每期最受歡迎的是「笑話」和「留言板」。雜誌的編採部每月都會透過問卷了解小讀者的閱後感,亦設留言板回應小讀者的問題和意見。小讀者會寫下留言寄給出版社,編輯們就在下一期雜誌刊出和回應。良友之聲出版社主編輯陳詩韻說 : 從留言板中就知道小讀者最喜愛的內容是漫畫、笑話和一些輕鬆介紹知識的主題,而最令他們感到溫暖的,是在疫情期間收到不少小讀者問候,更會關心他們夠不夠口罩用。


陳詩韻指出 : 從以下兩件事可以知道《良友之聲》受小讀者歡迎的程度。在香港書展中,他們聽到有一位家長說每當她執拾家裏的物品時,她的孩子都千叮萬囑不要將《良友之聲》丟掉,一定要好好保存。另外,有一位小朋友在雜誌的每月留言中說 7月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留言了,因為他要升上中學,不能再在學校裏拿到《良友之聲》了。家長知道這件事之後,十分心疼這平時不輕易表達內心感受的孩子會說出自己對這份雜誌的熱愛,於是馬上訂閱雜誌寄回家,讓孩子可以繼續閱讀心愛的刊物。


《良友之聲》之所以到現在仍然受到小朋友和家長愛戴,是因為雜誌同人始終以小朋友的心為心,深入了解小朋友的興趣,針對他們的口味不斷豐富和改良內容,始終以成為小朋友的良朋益友為要務。


 

#67 | 新舊之間 | 採訪:陳曉盈 撰文:周淑屏 攝影:陳曉盈、Jonathan /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