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 新舊之間 | 採訪、撰文:陳曉盈 攝影:陳曉盈 /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支鉤針、一卷毛冷線,交到一雙巧手上,就能成為千變萬化的鉤織品。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一班長者亦以雙手織出一件件讓人喜悅的小手作,更織出別具溫度的小包被、斗篷、公仔,送予失胎父母及其流產嬰兒,讓他們在哀傷中仍能感到一絲絲的溫暖。
由興趣小組發展成義工小組
每星期,十多位「樂織社」的老友記都會相聚在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跟着導師的指導,學習不同的鉤織技巧。樂織社負責社工范中英(Sandy)表示,最初樂織社只是一個鉤織興趣小組,由中心護理員與長者們一起學習製作簡單的鉤織品,寓學習於娛樂。後來,長者們的鉤織技巧愈來愈純熟,作品亦深得中心會員歡迎,於是啟發了他們將興趣化為助人技能,發展成義工小組,既鉤織頸巾、小手作贈予體弱長者、護老者,亦擔任導師教授中心會員及商界員工基本的鉤織技巧。Sandy 坦言,樂織社大部分成員都是由拿鉤針開始學習,現時能鉤織不同作品,當中下了不少苦功和心血。Sandy 很欣賞他們互相交流、學習,培養多一分耐性和細心,甚至將鉤織帶給自己的喜悅,轉化成助人的力量,成為別人的祝福。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中心主任蘇素芝(Cathy)認識了殯儀業社企—「一切從簡」,得知本港每年平均約有一萬多名流產嬰,但一般的殯葬品都不適合身形細小的流產嬰。於是,Cathy 萌生了鉤織殯葬品的想法,既能發揮樂織社的技能,亦能為流產嬰度身訂造合身的鉤織小包被、公仔等等,陪着流產嬰進行火化,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Cathy 表示,多年來中心都有推行生死教育,主要圍繞長者個人的晚年安排,藉此讓長者能與家人、照顧者有良好的晚晴溝通。今次義工小組為流產嬰鉤織殯葬品,也是一種生死教育,讓長者們反思生死,學習給離世者家人在哀傷中的一點安慰。
在鉤織作品前,樂織社老友記來到「一切從簡」參觀,了解本港每年流產嬰數量、殯葬安排及限制等等。Sandy 坦言,最初向老友記表示為失胎家庭和流產嬰鉤織小手作時,他們的反應不一:有的表示很樂意;有的很抗拒自己辛苦鉤織的心血在火化時燒成灰燼;有的會因為死亡的忌諱而婉拒。但經過長者們的了解後,他們既心疼於流產嬰曾被視作醫療廢物,亦更明白失胎家庭的傷痛。他們知道,鉤織品不是一件物件,而是對家庭的安慰,每一針都代表長者們對嬰兒、對父母的慰問,讓他們在哀傷中得到溫暖,將愛化為思念。
老友記的愛心,促使樂織社正式推出「『愛念傳情』支援小天使家庭服務」,由長者以鉤織品支援懷孕 24 週或以下失去胎兒的家庭,為小天使鉤織小包被、斗篷、玩具公仔等等,猶如祖母送給孫兒的祝福。
愛念傳情
Ming 是樂織社的成員,亦是「愛念傳情」的主力成員之一。她表示當初聽到「愛念傳情」時,覺得很有意義,很明白失胎家庭面對親人離世的心痛,很想盡一分綿力支持他們。Ming 憶述,她年青時已經懂得編織,多年來母親的毛衣、頸巾、冷帽等等都由她親手編織。直至母親病重,Ming 辭去工作,亦放下編織,全心全力照顧母親。「媽媽的離世,令我心情極度低落。每當望到編織工具、毛冷,我都會想起媽媽,眼淚就滴下來。」所以,Ming 把心一橫,將所有編織用具、書本全部封箱,放在屋內的一個角落,不想再憶起母親離世的傷痛。直至 Sandy 鼓勵 Ming 加入樂織社,參與「愛念傳情」的計劃時,Ming 覺得計劃意義重大,既能撫平父母的傷痛,亦讓嬰兒得到安息。她決定再次拿起工具箱,戰戰兢兢、百感交集。「以前編織是在自己的世界中,為自己、為家人,現在能走出來,為他人鉤織,意義變得很不一樣。」
Ming 由拿織針為母親編織衣裳,改為拿鉤針為流產嬰鉤織小包被,感覺既熟悉又陌生。雖然自己編織的經驗豐富,但卻是鉤織的初哥,幸好有樂織社的老友記和導師的指導,Ming 很快上手,作品更得到眾人的稱讚。「今次拿起鉤針,沒有傷痛,而是成功感、愛與祝福。」Ming 表示,自從母親離世,令她的生活變得空虛,做事亦提不起勁,意想不到現時可以專注於鉤織,上網自學,亦會與樂織社成員互相交流,互勵互勉。
曾經一度擔心自己鉤織心血化成灰燼的老友記們,現在不僅廢寢忘餐地鉤織,更會精益求精,讓小天使帶着愛與尊嚴安息。Sandy 指出,為確保嬰兒骨灰能保持潔淨,長者們落力搜羅及研究不同全棉毛冷線,確保鉤織品燃燒後不留下任何雜質。另外,義工們更會親手寫心意卡送予嬰兒父母,代表小小的心意和慰問。Ming 說,過往都有親友流產,當時也會跟他們說:「保重,年青仍有機會」、「會過去的」,但當她經歷母親離世後,更明白家人離世的哀痛。「失胎父母本來開心迎接一個新生命的來臨,但卻心痛地看着孩子離開。我們旁人能做到的,就是用心給予他們關懷,哪怕是看似簡單的文字、鉤織品,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安慰和祝福,都特別溫暖,相信嬰兒、父母都會感受到。」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哥林多前書13:1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