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鄭子宏、Kay—修復菲林電影 讓經典重現銀幕


#66|尋找失去的|採訪、撰文:Jonathan /攝影:Charlotte /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香港電影於七、八十年代發展蓬勃,高峰期年產量達300套之多,當中有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作品。這些數十年前用菲林拍攝的電影,假如原底片保存欠佳或因其他問題造成損壞,則需要經過修復及數碼化,才可以令作品重現觀眾眼前。近年在不少國際電影節中興起播放4K修復電影的熱潮,令電影修復工作受到重視。



「修復電影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是使從前沒法播放的電影,可以重新在電影院播放;另一個是從菲林這個媒體出發,將用菲林拍攝電影的感覺重現。」博亞電影修復所(L’Immagine Ritrovata )董事總經理鄭子宏(Bede)強調他們的工作是將菲林拍攝的感覺和效果,在不添加任何東西的情況重現,這亦是意大利文L’Immagine Ritrovata的原意。博亞電影修復所是一間意大利公司,專門修復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有些甚至是上百年歷史的電影作品。博亞電影修復所2015年在香港設立首個海外工作室,修復過的電影作品包括為人熟悉的《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話》、《花樣年華》、《胭脂扣》等等經典電影,其中包括今年7月底進行慈善放映的《李後主》4K修復版。



三十年前的原底片

《李後主》是六十年代任劍輝與白雪仙主演的最後一齣電影,當年以自資形式製作,沒正式發行,只曾在1968年公映,以及1990重映,之後就再沒有在戲院放映過。數年前,修復所受委託修復這部電影。


「當時我們到銀行的貨倉裡找菲林的原底片,發現底片在沒有冷氣的房間內存放了三十多年,塗在菲林片上的藥膜已經變壞,令菲林失去彈性。」電影修復員Kay 回憶當時尋找《李後主》原底片時的情況。後來,經過半年的檢查和修補程序,最終確定原底片不能修復,只好另找其他拷貝,逐一拼湊成需要的畫面。過程中,需要將菲林運到意大利總部,處理黏作一團的菲林片(因酸性物質溶化後導致的結果)總共花了兩、三年才搜集齊影片的內容,再進行數碼化轉4K的工作。



以上提及因為保存不善導致菲林片需要特別處理的情況,在他們的經驗中並不罕見。亞洲地區最常見的問題是天氣潮濕,容易菲林酸蝕;歐洲則容易因天氣乾燥使菲林易碎。曾經有修復員發現膠卷酸蝕至與影片罐黏在一起,揭開影片罐之後他竟病了整整一個星期,懷疑是當中滋生的細菌導致。


漫長的修補工作

尋找可用的片源是修復電影的第一步,最理想當然是用原底片。一般製作公司通常會將原底片沖曬一個拷貝,將拷貝用作播放,將原底片收藏。但經歷了數十年之久,原底片可能已散佚,最終要使用其他拷貝來修復。



尋找到可用的菲林後,接下來的就是漫長的清理膠卷工作,首先會用人手逐格膠片檢查有沒有灰塵、破損或齒孔問題需要修補。香港的剪接師常用膠紙將菲林片接駁,經過這麼多年,膠紙都已老化,需要撕起再貼上特製膠紙,過程中要避免沾水,需使用超高濃度的酒精,以不損壞原本的膠卷為原則。做一本(一本是儲存菲林影片的單位,每本約等於12分鐘的影片長度)的電影菲林片,平均需要一天的時間,但修復員Kay也試過用了一個星期才能處理完一本損壞嚴重的膠卷。以往的電影播放一秒需要24格菲林,一部90分鐘的電影,動輒就要 十二、十三萬格菲林,由此,可以想像需要花多小時間才能處理好這個部分。



完成修補的工序後,膠卷會被放進一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塵埃、油漬、霉菌等等;然後再經影像掃描器進行掃描,將影像數碼化;最後經過數碼修復及音像修復等工序,有些會送回意大利總部處理,影片才完成修復。


Bede強調其公司很着重保持菲林影片的原有影像,但這並不代表呈現於大銀幕前給觀眾欣賞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影片,又或能乎合影迷或觀眾的預期。有些原底片已經殘缺不全,修復後的影片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影片導演希望更好地呈現某年代的感覺或風格,要安排調光師再處理;有些影片修復後呈現的穿崩位,可能會由影片持有者再進行數碼修改。


電影修復師的收穫

在修復所工作了8年的電影修復師Kay坦言自己喜歡電影,每年更有機會到意大利總部學習修復技術或欣賞已修復的電影作品,不過,令她最開心的是,在修復的過程中,她體會到電影修復就像文物修復一樣,盛載着世界不同地方某時代的生活文化。她舉例說她曾經修復一齣家傳戶曉的菲律賓喜劇 ‘Kakabakaba Ka Ba ?’ (英譯 ‘Does Your Heart Beat Faster ?’),故事講述一班修女偶然得到一盒內藏毒品的錄音帶,之後被毒犯追捕,展開一場瘋狂追逐戰,當中的情節複雜但有趣,其實是諷刺曾經被日本/美國等統治下的實況。菲律賓在80年代電影業非常興盛,常以喜劇模式加入不少政治諷刺元素,當時菲律賓正值獨立時間,結束多年被殖民或獨裁的統治,各種創作百花齊放。藉着修復工作,Kay有機會認識這部對菲律賓甚有意義的電影作品,為保存地方文化作出了貢獻。



另一個讓Kay感到欣喜的是,她曾經聽過不少經典電影的名字,但卻未曾在戲院看過,例如之前提過的任白的《李後主》、林青霞第一齣電影《窗外》等,之後在戲院看到自己有份參與修復的經典電影,總是有一份喜悅,當在大銀幕上看見當年年輕的林青霞主演《窗外》,更是驚為天人。當然,這齣電影的修復又是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可能只有Kay和工作伙伴體會得到,因為掌握修復電影的技術的人為數不多, Kay便是其中之一。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