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隔代斜桿族


#69 | 初生之犢 | 採訪、撰文:周淑屏、Charlotte / 攝影︰Forrest /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斜槓」一詞,指的是用Slash(斜線或斜槓)來形容那些同時擁有不同職業的人。 因為具有多個職業的人,通常會用斜槓來分隔自己的身分、向他人介紹自己。


現在不少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分的生活,斜槓族所取的是一種多重事業的路向。然而,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尚未經濟起飛之時,身兼多職卻是為了養妻活兒而情非得已的景況。


今期,我們採訪了分別是20多歲和90多歲的隔代斜桿族,讓我們瞭解一下他們各別的工作場景和生活態度。


00後Slasher Jeffrey Lee

00後的Jeffrey,屬於1997至2012年出生的Gen Z一代。生於網絡盛行的這代人,普遍喜歡接觸新事物,以及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Jeffrey就試過在一個月內做八份工作,同時還以駕駛的士實踐連結不同人的社會實驗計劃。



同時從事 不同工作

Jeffrey不找全職是因為他本身是修讀電影及演員課程的,畢業後也是朝着這個方向發展,如果有全職工作就很難抽時間去試鏡。但他現在不只喜歡做演員,也喜歡創作,所以想涉獵更多不同的方向,一份全職未必完全滿足到他想做的事。


 Jeffrey試過一個月內最多同時做八份工作,但現在已收窄了範圍,因為想專注在自己更有興趣做的事上。 他現時主要從事四份工作,第一份是在媒體公司工作,負責幕前及前中後期的工作;第二份是駕駛的士,同時以此連結不同的人;第三份是當YouTuber,拍攝駕駛的士的日常及其他生活日常;第四份是當救生員,主要是增加多一份收入。現在 Jeffrey已沒有再教小朋友的興趣班及補習,因為時間始終有限,需要作出取捨。但有時他還會受邀請和學生分享,例如這天就分享了當YouTuber的經驗,並教他們如何拍片。另外, 他還會做廣告演員,但不是經常性的。



身兼多職 遇到的困難和艱辛

安排時間一定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 Jeffrey自覺本身是個較懶散及少作規劃的人,後來他嘗試多用時間表及手機Apps幫忙規劃時間。此外,就是收入不穩定,始終沒有一份全職,多勞才會多得。其實他現時的工作時數某程度上比全職還要多,每星期各做一天救生員及的士司機,而每次的工時長達十多個小時。同時, 他每星期只有一天休假,但仍會在那天剪輯YouTube影片。



選擇當的士司機 服務客人

這幾年 Jeffrey見到很多有關自殺的新聞報道,自殺的人當中可能因為沒有渠道分享或抒發而釀成悲劇,他就想到自己可不可以為此做些事呢?因此, 他去了考的士牌,從而實踐一個社會實驗項目。


當了的士司機後, Jeffrey在的士前座背後掛了一塊自製的板,讓乘客寫下自己開心或不開心的事,而下一個乘客就算不想寫也可以看看,希望能透過這個行動為人們帶來傾訴的平台及鼓勵。之後, 他更開設了YouTube頻道分享駕駛的士的日常,以此連結更多人。



 Jeffrey覺得藉此得到機會跟不同人聊天,他之前曾遇上一個會看韓劇至凌晨三、四時的70歲婆婆、自己一個坐的士而有禮貌的小朋友,還有可以深入討論社會現況的內地旅客等。Jeffrey覺得挺有趣的,在駕駛的士的路途上遇到不同的人,可以跟他們交流,同時也了解到不同人的想法。


和客人之間 的互動、溝通

Jeffrey發覺很多香港人都很大壓力,有人訴說學業壓力很大,亦擔心自己的將來;有人則表示不想上班,並在旁邊畫了一隻很厭世的貓;另外也有人鼓勵 Jeffrey繼續拍多些影片,為他打氣。除了寫在留言板上,還可以掃瞄QR Code在Google form填寫,可能因為平時不敢跟別人說,有不少人打千字文抒發。他們大多都是分享自己的學業或工作壓力,甚或被人欺凌的情況, Jeffrey看到都會不開心。但不少人寫到最後都會表達謝意,感謝他的行動讓他們得到抒發渠道。


 Jeffrey現在每星期都會開直播,除了和觀眾聊天之外,也會打開乘客填寫的Google form,跟觀眾分享當中的內容。 他也會分享自身的經歷作回應,例如向對前途感到迷茫的學生訴說自己中學時也沒想像到現在會駕駛的士,所以其實不用太擔心,先專注在當下想做的事情上就好,同時也讓自己嘗試不同的事物。此外, Jeffrey也會訴說自己的壓力,他覺得人生就是會有波折,繼續走下去,世界始終會給予相應的回應。



其實有些問題,很多人都會遇到。有時會有網民留言說曾遇上同樣的問題,並分享他們如何處理。雖然 Jeffrey不是社工,未必能提供絕對正確的處理方法,但他可以做一個樹窿去聆聽。 他也不肯定寫下回應的乘客有沒有看到影片,但表格上留下了他們的聯絡,接下來他想用電郵回覆,給予他們鼓勵。


竭力做好 這些工作

由於多了很多機會接受訪問,例如接受電視台、雜誌及網媒等的訪問,這些機會讓 Jeffrey可以向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也得到支持,讓他感到有成就感。


 Jeffrey很期待接下來請觀眾坐的士的計劃。這個星期六,他答應了五個觀眾送他們到目的地,並趁那時候跟他們聊天及拍片。大部分受邀的觀眾都還在讀書,正處於十多歲的迷茫階段,那時他或可以用過來人的身分給予一些意見。


他指出堅持是最難的,因為YouTuber的收入要視乎觀眾觀看影片的次數,因此有時可以是沒有收入的,但又要持續出片以經營頻道。此外, 他需要花大量工餘時間做製作,少了約朋友出去玩。 一條影片大概要剪15小時,而他一星期只有一天不用上班,那天就會花8至9小時剪片,一星期又額外有幾天會在放工後剪片。他始終不是全職YouTuber,所以覺得很不容易,而且,付出的時間未必有回報,有時純粹是當作拍些影片給觀眾看。但 Jeffrey感到已經相對幸運,因為一開始已有不少回應,得到不少機會。



活在當下 的生活態度

Jeffrey的生活態度或許是「活在當下」,很多時候,如果經常想着以前和將來,變相很容易困住自己,反而把握當下的時刻會更好。Jeffrey的女朋友對他十分支持,她說當初喜歡Jeffrey也是因為聽到他分享的計劃,愛上他在分享時雙眼閃亮,這是最能吸引她的地方。她無條件地支持 Jeffrey,也給了他動力和意見。

有人會稱呼 Jeffrey這代人作Gen Z,工作的意義對他這代人來說較重要。以前的人更重視謀生,或許沒太多時間想喜不喜歡,覺得有工資已經很好。但現在若一份工作的部分內容他不是那麼享受時,也會有一種抗拒的感覺。


未考的士牌前, Jeffrey有想過會做回全職,因為他想給予女朋友幸福的將來。如果生活不穩定,怎樣能實現呢?但女朋友仍叫他追逐自己想做的事,因為若轉做全職,的確沒有那麼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另外, Jeffrey亦想在未來嘗試Digital nomad(數碼遊牧)的工作模式,可以體驗不同地方的生活,時間又可以再自由些。他的女朋友其實也是一個slasher,Jeffrey和她對未來都有相同的想像,更想和她一起實現。現在他會在既有的項目上繼續做,同時嘗試認識和學習更多,逐步開拓新的方向。


既是粵劇大老倌,也是市民的秘書

油麻地玉器市場內有僅存的寫信檔、為人報稅的檔口,其中一個檔主——今年94歲高齡的徐麟堂每天就在這裡開檔。「喜臨門中英文服務社」是他的檔口,招牌「喜臨門」以毛筆人手寫上,招牌下寫上自己全名。



同時從事 不同工作

不說不知,原來徐伯既是市民的秘書,也是赫赫有名的粵劇大老倌。他曾是嘉禾電影公司的基本演員、邵氏影業的龍虎武師,更曾從事過類似電影武術指導的工作,又拍過電視廣告,可謂多才多藝、百足咁多爪!


六十年代,徐伯由一位律師樓的師爺帶入行,就在附近的雲南里開檔替人寫信。那時多内地來的人找他們寫信回鄉,當年只是兩、三元寫一封信。除了寫家書,全盛時期這些檔口還為人寫求職信、報稅、申請電話、水錶、廉租屋、寫揮春等等。他就是靠在這裡寫信養大了兩子兩女。


徐伯還有一個名字——新羅品超,原來他在入行寫信前,是做大老倌演出粵劇的,曾師從肖蘭芳(也是名伶芳艷芬、鄧碧雲、林家聲等的師傅)和羅品超。由於戲行收入不穩定,娶了妻的他想安定下來,就來開檔寫信,閒時仍愛演粵劇。他是八和弟子,為八和會館當了幾十年康樂主任,從前舊檔口的牆上還貼滿他演粵劇的照片。



身兼多職 遇到的困難和艱辛

「小時候沒機會讀書,是到後來做大戲時抄曲才識字的。在我出生的年代,看大戲是高消費娛樂,由於我的外公和阿姨都是做戲的,所以有時可以『拉衫尾』在後台看戲,看到大老倌個個穿上閃閃生輝的戲服出台演出,好不威風,心生羨慕,令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粵劇。適逢鄧肖蘭芳開辦的劇院需要一個學徒填補空缺,家人知我喜歡看戲和做戲,就在我十三、四歲時把我賣身做學徒,正式拜師學藝,踏足梨園,由是醉心於粵劇藝術。」


徐伯的開山師父是著名反串男花旦鄧肖蘭芳,他尊師重道,努力不懈勤練功架,擅演北派,唱做俱佳,深獲師父器重。及後更得到著名粵劇宗師羅品超賞識,收為入室弟子,得傳文武兼備的精湛技藝,行內人都稱呼他為「新羅品超」。徐伯雖然做了大半生「寫信佬」,但最愛的仍是粵劇,從粵劇大老倌、電視劇跑龍套,到在電影中任小嘍囉,他都樂此不疲。


徐伯雖然是粵劇大老倌,但只是表面風光,實則收入不定,難以養活一家六口。「那個年代學戲的除了天分還要有家底,置裝置行頭,全部都要用錢。我雖然薄有名氣但收入不穩定,所以成家立室後便萌生退意。自己入行前唱戲,讀書少,多得人稱『英文黃』的律師帶我入行,他是我的恩人,我始終不忘師傅的知遇之恩。師傅鍾意聽粵曲,有一次我做神功戲,他入後台給我一張卡片自我介紹,由此大家成了朋友。他又問起我的生活狀況,提議我不如做他的助手,他做師傅教我。」


徐伯學師時由學寫合約做跑腿開始,輔助師傅為客人解決不少法律問題,由於他自己讀書不多,英文底子也不好,唯有硬着頭皮努力學習,由朝到晚看文件、讀報紙。入行初期,也曾受人白眼,「做這一行怎麼說也是『踎街邊』,有心理關口需要突破。始終我在粵劇行內薄有名氣,淪落到在街邊擺檔,會覺得羞家,身心都十分痛苦。不過你見到咁多叻人、猛人同你一齊坐在檔口謀生,就不會覺得特別委屈,也沒甚麼好埋怨的。為了生活,我知道一定要靠自己,不可以怨天。」



選擇當寫信先生 服務客人

徐伯縷述:「早於四十年代,香港已經有『寫信佬』,到了五十年代,這個行業逐漸興起,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那時我們由早上九時開始便為客人寫信,直至晚上十一時才收工,客人還要排隊由街頭排到落街尾輪候。」


報稅是寫信檔主要收入來源,佔全年收入約八成,但報稅旺季只每年四至七月,其他日子要靠填寫雜件幫補。當時幫忙報稅每天能賺取300至400港元,月薪更高達一萬港元,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相當可觀。在那個一碗粉麵只賣兩三角錢的年代,一封書信盛惠一元二至五角,對普通打工仔來說,可算是高收入一族了。


當時徐伯的師傅對他很好,讓他可隨時請假去演出粵劇,甚至請假半個月去走埠演出也沒問題,這讓徐伯在以寫信檔的工作養妻活兒以外,還可兼顧粵劇的演出,得以繼續當其大老倌過足戲癮。



和客人之間的互動、溝通

一般中文書信以家書為主,而五、六十年代客人多以一些 「媽姐」為主。當時大部分的客人是家傭和水上人,她們多是隻身由內地來港工作,也有不少女客人的丈夫是越洋到美加或東南亞工作(俗稱「賣豬仔」)的。徐伯說:「她們一般只要求寫內容簡單的家書,多是問候對方、報平安,或是提出有關物質需求的。」


徐伯由此深深感受到當時人們為了生活流落異鄉的痛苦,他慨嘆:「有些女客人孤身來港當傭人,感懷身世,一說到自己的辛酸史便哭過不停。我淪為街頭的『寫信佬』已經不好受,看見她們傷心,令我自己也觸景傷情。 」


因着寫家書,徐伯為客人解決過不少難題。曾經有些客人因受父母壓迫而想離家出走,來找他寫信時,他便會以「淒涼」的語調講出「十月懷胎」、「養育之恩」等說話打動他們,令他們打消離家的念頭。更曾有一位知名女藝人的母親因為藝人女兒戀上了癮君子,請徐伯幫忙寫信勸解。徐伯攪盡腦汁,寫出感人至深的字句,感動了女兒重投母親懷抱,終至破鏡重圓。


徐伯說:「對於離家出走的人,最傷腦筋的是運用哪些字句打動他們回家,要提到母親十月懷胎、供書教學的養育之恩,最後他們很多都肯回家的。一封寫得好的書信予人的感覺是真誠一點、親切一點的,而且可以永遠留為紀念……」



竭力做好 這些工作

徐伯寫情信的多年心得是要「避免深奧」他說:「應說的便說出來,不用刻意咬文嚼字。要打動對方就必需坦白,用詞太深奥反而令對方難以吸收。」不單寫信,收到回信時,客人也找他將綿綿情話讀出,由一面之緣、互相思念到廝守終生,他做了許多次月老。


專業寫信必備條件首先是好記性,要寫信給眾多收信人,需大概記得以往的談話,不然便會說話重複。其次是多閱讀,要經常閱讀書報,好讓文筆進步。最重要的還是有熱誠,寫信不是搬字過紙,更要替客人解決難題,難怪客人不會不滿其表現,還對他百份百尊重,付錢時還千多萬謝。



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

九七回歸後,中文成為法定語文,政府文件均可以中文填寫,加上市民教育水準上升,寫信檔的生意隨即一落千丈。進入電子世代後,人們可以透過網絡完成包括繳稅等,令這個行業的需求逐漸減少。寫信檔經歷了四度搬遷,直到搬到油麻地玉器市場這個現址,曾有的幾十個書信檔已所餘無幾。


徐伯指出:「現在的人文化水平高,有不懂的都可以上網查,我們的生意哪有得做?以前最高峯這裡有近40檔寫信檔,後來檔主死的死、無做的無做,而且新客越來越少,冇人買冇人賣,只剩下零星幾個老熟客幫襯。如今僅剩四檔書信檔,我自己還有氣力就做,做得一日得一日。」


對於寫信這行業式微,徐伯說世界變遷由不得他留戀,只能豁達地說一句:「活在這個年代就要適應這個年代的事情!」現在喜臨門領的是政府特別發出的恩恤牌照,當最後一代的寫信攤檔結業,也就是這個行業終結的時候。

Comments


bottom of page